馬克·萊德勞的賽博龐克愛情故事:《愛x死x機器人》
Marc Laidlaw於1981年、21歲時創作了《400男孩》,早於他擔任Valve首席編劇並主導《戰慄時空》系列的輝煌時期。這篇賽博龐克小說最初發表於1983年《Omni》雜誌,後收錄於《Mirrorshades: The Cyberpunk Anthology》選集而獲得更多讀者。他在個人網站打趣表示,這部早期作品可能是他流傳最廣的文字——僅次於《Dota 2》的季節性廣告。
賽博龐克本源遇見現代動畫
故事描述末日都市中遵守武士道精神的敵對幫派,直到「400男孩」出現迫使他們締結意外同盟。加拿大導演Robert Valley(以《愛x死x機器人》單元〈冰〉獲艾美獎)將這殘酷卻詩意的世界搬上螢幕。
「靈感來自尤金市的散步見聞,」Laidlaw回憶:「電線桿上貼滿樂團海報,讓我興起創造炫酷名稱的念頭。虛構幫派成了完美載體。」
作品發表四十餘年後,《400男孩》成為《愛x死x機器人》第四季亮眼單集。由執導過《齊馬藍》《冰》的Robert Valley操刀、John Boyega參與配音,這次改編標誌著Laidlaw早期作品意外迎來復興。
從紙頁到螢幕的創作之旅
「賽博龐克潮流興起時,我的故事卻被淡忘,」Laidlaw在第四季首映前的視訊訪談中說。改編契機始於十五年前Blur Studio的Tim Miller初次表達興趣,雖因公司變動一度中斷。
當2019年《愛x死x機器人》首播時,Laidlaw認可Miller的創見。疫情後在洛杉磯的會面終促成企劃重啟。有別於好萊塢常規流程,Laidlaw全程未干預製作,難得以觀察者身份見證改編。
戰慄時空之後的人生
2016年離開Valve後,Laidlaw轉移創作重心但未完全放棄敘事。「我退休得太倉促,」他坦言。雖無力獨力開發遊戲,又對手機遊戲邀約不滿意,轉而投身音樂創作。
2022年《戰慄時空2》紀錄片發布時,他分享的開發檔案意外推升音樂聽眾量。「或許我入錯行了,」他戲稱企業保密文化。
後Valve時代的未來
雖排除參與《戰慄時空》系列(「我成了唱反調的人」),Laidlaw仍願接受特定遊戲劇本邀約,特別欣賞FromSoftware的敘事手法。他提及某些手機遊戲邀約未能發揮所長:環境敘事與極簡對話。
「我想精修電影式對白,」他提到遺憾錯過與小島秀夫合作《死亡擱淺》。最終Laidlaw擁抱新創作形式,同時欣慰《400男孩》等早期作品數十年後仍具生命力。







